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文明的典范

    信息发布者:刘述池
    2018-03-24 14:58:02   转载

    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学者表示,这种根据固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创造工程,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而且有益于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文明的典范

    始于治理水患

    “桑基鱼塘是广东西樵山及珠江三角州地区民众于明代首创的一种生产方式。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文明的典范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表示,所谓桑基鱼塘,简单地解释就是塘基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养蚕、蚕屎养鱼,即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文明的典范

    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水涝,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并减少环境污染。“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樵山及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水利、经济、科技、生态条件和发展密切相关。”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文明的典范

    据史料记载,西樵山一带自唐宋出现村落后,逐渐形成了沙田,人们在山与山之间建造堤围,依地势而建,形成了由高到低的桑园围。明洪武年间,海水倒灌成灾,当地人将装有巨石的船沉于江底,使桑园围从开口围向闭口围转变,不仅止住了水倒流,还起到了加固堤围作用。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文明的典范

    “这项堵口工程应该是围海造田工程的创始,也是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的发端。”黄伟宗解释到,因为塞住围海的堤口,围内有内涝,要想排涝只能从围内挖塘蓄水,挖出来的泥就用来筑塘基,挖塘越深,蓄水越多,塘基越高,即塘可养鱼,基可种树。开始是种果树,称为果基鱼塘,后发展为种桑树,于是称桑基鱼塘。“这种方式对于珠江三角洲以至所有滨海地域,都有普遍意义,也标志着珠江文明由此进入自觉的科学农耕时代。”他说。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文明的典范

    典型的立体农业模式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建新称,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模式。据了解,早期的基塘形式还不固定,基面上种植桑、茶、蔬菜、水果等各种作物,最多的是果基鱼塘。明末清初,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佛山南海、顺德等地出现蚕桑业和缫丝业后,基面上占优势的作物才开始成为了桑。桑基鱼塘的形式大致在晚清时定型。

    果基鱼塘、蔗基鱼塘、花基鱼塘、桑基鱼塘等,都属于基塘系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显恩认为,桑基鱼塘这一集约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开辟的经济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0世纪80年代,桑基鱼塘处于衰退期,可能要退出历史舞台。但也是这一时期,桑基鱼塘模式被广泛推广开来。当时生态文化兴起,生态学家强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要重视环境,尤其要重视和保护那些在历史上出现过并且还在延续的生态农业方式。因此,桑基鱼塘这一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被推广到东南亚各地。

    桑基鱼塘这种资源利用组合方式,既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维持良好生态平衡,也能保持社会相对稳定,是一项世界罕有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对人类文明一项重大贡献。黄伟宗提出,这种闻名世界的生产方式,是一种资源利用率极高的生态农业系统,也是一种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更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科学生态文明的开创。

    发掘历史文化价值

    叶显恩表示,以桑基鱼塘为代表的基塘系统,是“天人相参”、“天人相协”的最优形式。它将低洼易生水患的土地深挖,“取泥覆盖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矢饲鱼,两利俱全”,蚕桑业和养殖业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形成水陆互动的良性循环生态型农业。

    “生态农业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深扎根于古农学‘天、地、人’的理论土壤之中。”吴建新建议将生态农业作为有着深刻哲学内涵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开发,以凸显其价值。农业文化是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以及对农业生产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人类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以及受其直接影响的思想文化,都应该看作农业文化史的研究内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